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未提供圖片,此為預設代表圖
  • 編著:楊慎
  • 語言:正體中文

升菴經說

內容介紹

楊慎一生著述極豐,無論文、詞、賦、散曲、雜劇、彈詞,或是考論經史、書畫,研究訓詁、文學、音韻、名物等。詩文外的雜著,多達一百餘種。其學問廣博涉獵之狀,得後人稱為明代三大才子(解縉、楊慎、徐渭)之首,實在一點也不為過。這無所不覽、致力於古學的楊慎,初以程頤、朱熹之說為宗,好學窮理。雖然,終其一生,並未完成一部全面、整體且架構完備的經學論著。然而,在其《升菴經說》中,多少可見雄才博雅、精於考證,才情橫溢之姿。

《升菴經說》以各經做為區別,分列小題,別以簡明文字說明。例如,於《易經》處,舉陳無極、太極、陰陽、易逆數、三易……等小題,逐一闡述申辯之。清代文學、戲曲理論家李調元(1734-1803)為《升菴經說》作一小序,對於此書究竟成於何時、流傳情形如何,皆未能有說明;更遑論,要析剖作者究竟秉持著什麼原因、目的來進行撰述等議題,更是無從得知。然據序文所稱,此書有八卷本、六卷本,亦有十四卷本,甚至「多至倍餘」。出現這種情況,李則稱為「皆後人抄逸」之故。也就是說,李調元推想內文、卷數、版本不一的情況,可能是因為在楊慎之後,學人們尚且還對《經說》一書,進行增補、剪輯等加工動作。即便在今日,商務印書館(《叢書集成初編》)依據「函海本」所印十四卷本《升菴經說》中,尚可見蛛絲馬跡:自卷一至十四,談論經典的先後順序分別為「周易──尚書──毛詩──禮記──春秋──禮記──大學、中庸──周禮、儀禮──論語──孟子──爾雅」。不只「禮記」分兩處出現,置「大學、中庸」於「禮記」與「周禮、儀禮」此禮屬文類之間,都是相當奇詭的排列狀態。這皆不禁要讓人懷疑,是否為後人剪輯編排的手痕,而非楊慎自身有意而為之。然而,即便如此,依舊瑕不掩瑜,無能磨滅其所開展出的時代意義。

就時代意義而言,楊慎生於陸、王心學大盛的世界,但卻沒有成為理學、心學的忠實信徒,反對二者嚴厲批評。因明代中期之後,階級矛盾加劇,社會危機嚴重,程朱理學卻是軟弱困乏,無法應對。於是,對其來說,惟要能在熟知漢唐傳注、疏釋的基礎之上,才能精確掌握六經要旨,也才能接近聖人心意,掌握經國救世之法。是故,楊慎重新重視漢代經學資源,再次推崇考據、訓詁,強調以古代文字學、音韻學為主體路徑,即成為其大力標舉之經學詮釋方法。

在解讀經典的態度上,楊慎提出「尚博崇實」、「合博約而一」的概念。運用此法,一方面可糾正當時經典閱讀的「束書不觀」、「游談無根」怪象,另一方面也有重申「經、史並重」的經學研究企圖。在內涵上,體現了「以性統情」、「性情不離」的內涵,使得他的學術理論,不僅能滿足包含人性在內的一切真情要求,亦珍視人生價值,並且積極捍衛世俗倫常的生活意義。

楊慎所高舉的考據、訓詁之學,經過晚明學者,如胡應麟、焦竑、陳第、方以智……等人的積極提倡,到清代終成獨立顯學;即便是乾嘉漢學開山祖師顧炎武,也深受其影響。就宋明理學而論,楊慎促使中古經學,由義理詮釋轉向考據,死水復流!直可謂,其推動了恢復漢、唐經典詮釋之學的傳統,影響甚巨。

撰稿人:陳讚華

作者簡介

明代學者楊慎(1488-1559),生於明孝宗弘治元年,卒於嘉靖三十八年。字用修,號升菴;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區)人,祖籍江西廬陵。廿四歲時(正德六年,1511),殿試第一,授予翰林院修撰,撰修《武宗實錄》。稟性剛直,每遇有事,必定秉筆直書。此性情亦顯現於嘉靖三年(1524,年37)「議大禮」一事上,楊慎違背世宗意旨,遭廷杖,且謫戍於雲南永昌衛。自此,貶居雲南三十餘載,終寓死於戍地。享年七十二。
網站滿意度調整